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隶属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3个本科,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3个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瞄准国际数据科学技术前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我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配备多间专业机房并为每个专业机房配备有多套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电子白板等移动投影设备,以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生实验实训需求,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需要。
建系20年以来为自治区培养了近4000名计算机应用类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近五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56%以上。
实验(实训)中心简介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计算机中心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2004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高等学院基础课条件合格实验室”,现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实验中心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训中心两个校内实训基地,是面向全校、跨院系的、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基地。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于2002年搬迁到学院实验楼第四至六层,总面积达2189余平方米。经过多年的改革扩展,现由9个中心实验室,分别为: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一)、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二)、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三)、计算机中心实验室(四)、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五)、计算机中心实验室(六)、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七)、计算机中心实验室(八)、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九),以及6个实训室,分别为:软件技术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软件产教融合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交换与路由实训室、网络工程实训室组成。
专业实验室主要用于计算机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有实验室和实训室对全校学生开放,配有教师进行实验指导。
实验室的投入使用为我院各专业的教学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良好的实验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给同学们开辟了良好的实践空间,在对我院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系开设数据库原理与技术(access)、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PhotoShop图像处理与修改、3DMAX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Java程序设计等多种精品课程。
不断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实训室)守则》《实验(实训)室物品管理守则》《实验(实训)室准入守则》等,规范了实验教学中学生及老师的行为。
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定位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稳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设备利用率。近年来,在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教学中心积极配合理论教学,充分发挥出了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目标
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坚持“夯基础,强实践,重创新,育人才”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建设一个具有设备适应学科发展、管理手段先进、师资队伍过硬、实验环境优良、实验服务一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使中心在省内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处于领先地位。
实验(实训)中心发展规划
1、 建设一流的实验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核心、实验技术人员为保障、研究生为助教的实验教师梯队,形成一支教育和管理理念先进的、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团队。
2、发挥实验教学领导小组的指导作用,规范实验教学的监管
指导和监督实验中心发展规划及建设方案的落实,对实验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审议,督促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和优化。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设备引进方案、经费分配进行指导和审议。对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对实验教学队伍的规划、进修、培训、考核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3、丰富实验项目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夯基础,强实践,重创新,育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为我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毕业生作出贡献。
实验(实训)中心教学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方针。
2、坚持“夯基础,强实践,重创新,育人才”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3、增加课堂趣味性 ,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5、树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意识。鼓励“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
6、以必要的基础性实验为先导,辅以逐步加大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践。
7、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提高为主线,以适应社会能力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8、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估研究,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实验(实训)室中心特色
教学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并贯彻分类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我们为每个实验(训)室安装了课堂管理软件,并使用同传还原保护系统,将网络引导、虚拟硬盘、硬件驱动等多项技术进行集成,网络数据集中管理存储,能够有效解决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的互动、评价、管理和课后辅导等问题,方便操作系统统一分发、统一升级、软件统一安装、远程控制,提供了优质完善的服务,帮助学院有效地节省物力和人力,极大地降低信息化投入成本。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集中管理实验室,实现实验室无人值守,提高管理效率。
实验(实训)室开放制度
1.提高教学、科研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实训)室对外开放,针对我系的特殊情况,鼓励学生在利用空余时间,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允许进入实验室上机,但是要在上机情况登记表上登记。
2.以不影响正常教学和科研为原则。每学期初根据实验(实训)
课授课计划,制定本学期实验课表,并安排实验。在保证以上正常实践教学的情况下,实验(实训)室可以申请对外开放。
3.其它系要临时使用我系实验(实训)室由所在系向实验(实训)室管理员申请,经实验(实训)室管理员批准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无权私自将所在实验(实训)室或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使用。
实验(实训)课程体系
1、实验课程的类别有计算机基础、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
2、设置开放性实验课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3、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等多种实验(实训)课程。
所有实验(实训)室的计算机都分别通过局域网与校园网连接,实现了与互联网相连,并配备了合适的服务器,为各实验室的计算机安装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
序号 | 实验(训)室名称 | 地点 | 建筑 面积 | 设备配置 | 数量 |
1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一) | 实验楼634室 | 178.95㎡ | Win7专业版 i5-6500处理器 | 108台 |
2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二) | 实验楼615室 | 108.72㎡ | Win7旗舰版 i5-4590处理器 | 53台 |
3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三) | 实验楼611室 | 110.86㎡ | Win7 专业版 i5-2500处理器 | 54台 |
4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四) | 实验楼614室 | 89.03㎡ | Win7旗舰版 i5-4590处理器 | 41台 |
5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五) | 实验楼602室 | 180.38㎡ | Win10专业版 i5-10400F处理器 | 106台 |
6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六) | 实验楼526室 | 175.05㎡ | Win11专业版 i7-10700处理器 | 83台 |
7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七) | 实验楼534室 | 180.47㎡ | Win10家庭版 i7-9700K处理器 | 92台 |
8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八) | 实验楼622室 | 88.92㎡ | Win7专业版 i7-6700处理器 | 41台 |
9 |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九) | 实验楼422室 | 176.85㎡ | Win11专业版 i7-10700处理器 | 79台 |
10 | 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实训室 | 实验楼608室 | 176.16㎡ | Win7旗舰版 i5-4590处理器 | 61台 |
11 | 软件技术实训室 | 实验楼628室 | 176.17㎡ | Win7旗舰版 i5-2500处理器 | 78台 |
12 | 网络工程实训室 | 实验楼502室 | 180.38㎡ | Win10专业版 i5-6500处理器 | 80台 |
13 | 软件产教融合 实训室 | 实验楼508室 | 87.1㎡ | Win7旗舰版 i3-6100处理器 | 43台 |
14 | 综合布线实训室 | 实验楼522室 | 88.35㎡ | 西安开元(西元) 网络配线实训装置KYPXZ-01-05 | 4台 |
15 | 交换与路由实训室 | 实验楼428室 | 191.7㎡ | Win7旗舰版 酷睿i5-6500处理器 | 41台 |
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教学中心已建立了一支教育和管理理念先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精通实验技术,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团队。
教学体系内容
1.获得知识。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增强观念。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3.培养能力。构建实现“一个目标”,即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两种能力”,即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实验(实训)教学队伍建设
目前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团队被批准为校级教学团队,1位教师获评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位教师获评校级教学名师,1位教师获评校级教坛新秀。建成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示范课程。承担自治区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7项。教师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院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评2个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创新团队。
教师承担自治区级科学研究项目5项、校级科学研究项目3项。中国·敕勒川现代农业博览园信息化研究与建设团队获批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申报成功包头科技局“包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先进集成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实验(实训)室教学中心工作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实验(实训)室教学中心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以“对接科技和市场需求、服务高质量就业需要、提高内含建设、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为办学道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主导职业技能,模块拓展课程、一生一品项目辅助职业规划需要”人才培养体系。
主要服务于我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上机实习、上机考试、教学实验、科学研究、毕业论文设计实习等。实验中心除了承担正常的教学实验任务,还为教师科研,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网络大赛提供环境和支持。
对外交流
与上海裕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祺梦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如与达内高慧强学进行座谈交流,并举办“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同时希望校企双方在充分总结过往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之上,在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积极构建长效协同育人机制,关注学生发展需要,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双方将持续推动交流合作,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以深度产教融合助力学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实验(实训)教学成效
经过实验(实训)教学长期的建设,取得了具有可展示度的成果如下:
2006年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中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
2008年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跟踪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中获得“校级一等奖”
2009年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跟踪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中获得“自治区二等奖”
2009年在数据库原理与技术(Access)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中获得“院级一等奖”
2009年在以ACM/ICPC程序设计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程序设计能力项目中获得“院级二等奖”
2010年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实践获得“院级一等奖”
2013年在“一个主线、二个改变、三个结合”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项目中获得“校级二等奖”
2023年11月9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举办专业建设系列研讨会。
2023年11月12日,我系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圆满结束。
2023年11月26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网络教研室成功举办了计算机应用大赛—网络技能竞赛赛项线下个人总决赛,共30 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
2023年11月26日,华为 ICT 大赛 2023-2024 内蒙古赛区初赛(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考点)在我系实验楼 526 顺利举行。经过层层选拔,共 30 余名同学参加了网络赛道、计算赛道、云赛道的比赛。
2023年12月6日,学院举行数字安全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签约仪式。
2023年12月9日,我系成功举办2023年1+X JavaWeb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
2023年12月9日,我系在2023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IT网络系统管理赛项国际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